關注微信公眾號
|
觀察SV30太痛苦了?高手都是這樣通過沉降比來判斷工藝運行狀態(tài)!在污水處理廠中,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元素非常多,在沒有其他數據支持的情況下,可以以沉降比作為主要參考指數,相較于其他因素,沉降比用時短、操作簡單。同時掌握沉降比的變化,可以了解污泥絮凝、沉淀過程的變化,判斷運行狀態(tài)。 首先可以根據30min沉降比指標的變化來調整處理工藝,從沉降比性質來看,活性污泥會出現“正!、“過生”、“老化”、“腐化” 等幾種狀態(tài) 其次根據沉降比數據,判斷出設備的運行情況。如果沉降比大幅下降,可能是由于二沉池刮泥機運行故障、二沉池排泥堰門堵塞、潛水攪拌器停止運行、外回流泵故障、生物池二沉池放空管未關閉等原因造成。 最后根據污泥放置沉淀后的效果來判斷,如果在靜置3~4h后,顏色呈褐色,不上浮,說明供氧充足,狀態(tài)良好;如果在靜置1~2h 后,污泥呈黑色,上浮,說明供氧不足。 不過,雖然SV30實驗看起來簡單,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很容易失敗,而且對于觀察結果也是很難搞清楚,更別提做好分析了。那么,如何讓自己跨越SV30難題,快速提升生化工藝實操技能呢? 其實,沉降比與污泥指數、污泥濃度也有密切關系: 如果污泥指數介于80~120之間,沉淀性能好,污泥性狀呈絮狀、褐色;污泥指數<80時,顏色發(fā)黑,污泥細小,活性大受影響;污泥指數>120時,污泥沉淀性能降低,過于松散。 另外,污泥沉降比不同,污水處理效果也大相徑庭: 如果沉降比介于5%~50%之間,污水處理效果最好;如果沉降比超過50%,那么污水處理效果會呈線性降低;在沉降比不足10%時,污泥發(fā)育不良,甚至不達標;在沉降比介于10%~50%時,污泥成熟,污泥負荷進入沉降階段,沉淀效果較好;為了節(jié)約能源,降低曝氣池鼓風量,污泥沉降比一般介于15%~30%間即可…… 除了上面的沉降比知識要點; 如何判斷食微比控制是否合理、活性污泥法運行故障應對方法等等。 厭氧反應控制要點,厭氧反應器調試好&運營好的關鍵、水解酸化、常見水解池結構和優(yōu)缺點、三種主流厭氧反應器怎么選等等。 不同碳源對比、低C/N情況下如何控制TN穩(wěn)定達標、TN穩(wěn)定達標控制策略、如何利用回流比來實現最大化的控制效果等等。 |